標題圖片

原油洗艙(crude oil washing, COW)

  貨艙因為每次裝載之貨品可能不同、清潔壓艙水的需要、對艙底貨物殘渣量的控制、進船塢修理貨和檢查與保養的需求,必須徹底清洗貨艙。採用原油洗艙的原因在於,油輪洗艙水的排放對海水造成嚴重汙染,因此國際海事組織特別制定MARPOL 73/78公約,規定載重在兩萬噸及以上的新原油船、載重在四萬噸及以上準備載運適合原油洗艙的現成原油輪但未具有隔離壓載艙者,均須使用原油洗艙之清潔系統,且同時備有符合規定之惰氣系統,以降低在洗艙過程中產生爆炸之可能性。

需要原油洗艙的地方:

  1. 離港壓水艙。
  2. 到港壓水艙。
  3. 未載貨油艙數的四分之ㄧ。
  4. 要修理的油艙。
  
  因為附著在艙壁的原油,容易在原油洗艙時與液態原油相溶而剝離艙壁,增加卸貨量,清洗效果更卓著。以下分別敘述原油洗艙的優缺點:

<優點>
  1. 減少汙染。
  2. 減輕艙壁腐蝕。
  3. 減少挖艙及清潔人力。
  4. 減少貨油中的含水量。
  5. 增加卸油量。
  6. 增加裝載量。

<缺點>
  1. 造船費用增加。
  2. 增加工作量。
  3. 增加卸貨時間。
  4. 港內汙染的可能性增加。


  • 相關連結:

    壓艙水(ballast water)、油品與化學品
  • 來源:

    廖坤靜(2000),貨物作業,正合印刷有限公司,頁258~267。
    趙鈞等(2002),貨物作業,幼獅文化事業公司,頁142~149。
    林彬,貨物作業上課講義,頁21~22。
  • 著作者:

    商船系統工程研究室
  • 權限:

    海洋數位典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