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科技,係指海洋運輸過程中,導引船舶自一地安全且經濟的航行至另一地之相關技術、儀器以及其根據的國際公約等。
其中,航路規劃(Voyage Plan)即航程開始前之要務。航程中之相關資訊均須包括在內,如燈塔、潮汐、洋流、港口、海圖與其修正、航海用表曆、航行警告等,事先即必須準備妥當。進而透過此等資訊,規劃航程,包括航程總距離、轉向點,以及因應天候狀況、航行警告等。
一當船舶離開港口後,即根據事先所規劃之航路航行。航行中,最主要的任務即定位與維持航行安全。其中,定位即天文航海學(Celestial Navigation)、地文航海學(Geo Navigation)與電子航海學(Electronic Navigation)之範疇。其差異在於觀測之目標以及設備等。天文航海,即透過六分儀等儀器觀測天體,轉換天體座標,並透過天體之視位置配合計算技巧進行定位;地文航海,即透過目視觀測岸上目標、助航設備等,透過方位或距離定出船位;而電子航海則透過雷達等電子航海儀器之輔助,如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進行定位。
另一方面,維持航行安全(Safety of Navigation)即避免碰撞、擱淺以及觸礁等事故發生。其中,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 SOLAS)、國際海上避碰規則(The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 COLREGS)以及國際航海人員訓練、發證與當值標準(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 STCW)等即為航行安全之根本依據,舉凡船舶之構造、救生設備、航行規則、訓練與當值之標準等均含刮在此三公約裡。無論航海人員抑或船東均必須清楚的瞭解,以維航行之安全。
再者,若船舶遇見他船須透過溝通以避免事故發生,抑或事故發生後之通報等均須透過通訊器材或信號之輔助,傳遞本船信息並與他船進行溝通。其中,包括摩斯碼、旗號、燈號,以及全球遇險通報系統等船舶通訊(Ships Communication)器材與其使用方式,均為航海人員必須熟悉的。
而當船舶到達目的港,即進入港區時,則須透過船舶交通服務(Vessel Traffic Service; VTS)提供該港區之相關交通訊息,以及拖船、引水人與船席等資訊。
據此,於本計畫之航海技術部份,將陸續介紹下列內容,期能使大家對於海洋運輸之過程有所認識。
1. 航路規劃
2. 天文航海
3. 地文航海
4. 電子航海
5. 航行安全
6. 船舶通訊
7. 船舶交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