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係利用24顆定位衛星,提供以經緯度提供定位、測速和高精度的時間標準等功能,使得船舶可以在大洋之中得知自己目前的所在之處。
該系統是由美國政府於1970年開始進行研製,並於1994年全面完成設置。具有不受氣候影響、衛星覆蓋率高、準確度高、定位快速等優點。但由於其初始目的為提供軍方使用,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後,GPS信號可分為民用的標準定位服務(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和軍用的精確定位服務(PS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由於SPS可任意供民眾使用,美國因為擔心敵對國家或組織會用其服務對美國不利,故在民用訊號中加入了選效誤差以降低精確度,使其誤差大概在100米左右;然而,軍用的精度是在十米以下。
為了使民用的精確度提昇,科學界發展另一種技術,稱為差分全球定位系統(Differential GPS,DGPS)。亦即利用附近的測量所得知的參考座標點來修正 GPS 的誤差,再把這個誤差值加入本身座標去運算,便可獲得較之前船位為準確的位置,使得船舶更能安全的航行於海上。 2000年以後,美國政府決定取消對民用訊號的干擾。所以現在民用的GPS也可以達到10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
來源:
商船系統工程研究室整理。 -
著作者:
商船系統工程研究室。 -
權限:
海洋數位典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