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完成海洋運輸此一龐大之國際性事務,各類組織與單位均有其獨特之貢獻。為探究相關組織與機構其組成之目的與主要任務,可由政府間組織、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民間營利組織以及學術單位等著手。

由於海洋運輸所具備之特性,國際間必須由政府出面,組成如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等政府間組織(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GO),致力於國際公約、章程等之制定,並以人員與船舶之安全、有效率的航海,以及保護環境等為其目標,進一步提供技術與技術合作等。此等組織,顧名思義即由各國政府所組成,而目前國際上與海洋運輸相關之政府間組織則包括: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水道測量組織(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 IHO)以及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世界海關組織(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WCO)等。

政府組織,即各國政府為管理該領域之相關事務所成立之單位。為管理相關海洋事務、船員考試與晉升、船舶與相關行業之管理、海洋環境之維護、緝私與海岸巡防以及災難之救助,我國即由下列單位負責,包括:交通部、考選部、港務局、財政部、海巡署以及災害防治委員會等。

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GO),則是由民間所自願組成之國際組織,亦稱為非營利組織,其特點包括:自願組成且不代表任何國家或政府、提供該領域必要之協助且不以營利為目標、擁有獨立之管理與運作機制等。目前國際上與海洋運輸相關之非政府組織即包括:國際燈塔協會(International Authority Lighthouse and Aids, IALA)、國際港埠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orts and Harbors, IAPH)、國際運輸工人聯盟(International Transport Workers' Federation)等。

民間營利機構,則是以海洋運輸為其營利方式之組織。包括:造船業、航商、貨運承攬業、船舶租傭業、海上保險業,以及其他如報關業等組織。

學術單位,即提供教育,並透過不斷的研究以改善現狀之單位。各國之海事學校,如我國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等,以及各相關之研究單位,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均屬此類。

據此,本計畫擬於後續頁面陸續介紹海洋運輸相關組織與單位,包括:

  1. 政府間組織;
  2. 政府組織;
  3. 非政府組織;
  4. 民間營利機構;
  5. 學術單位。